江西省乐平中学2018-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
高一化学试卷(零班)
命题人:段美云
说明:1、考试时间:100分钟 试卷总分:100分
2、试题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,否则不计分
3、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:
H:1 C:12 N:14 O:16 Na:23 Mg:24 Al:27 P:31 Fe:56 Ag:108 Ba:137
一、选择题(共16题,每题3分,共48分)
1.2017年10月18日上午9: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(简称十九大)在北京召开,报告中指出:“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”,下列有关说法中有悖报告精神的是( )
A.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以及可降解塑料可减少水污染和白色污染
B.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
C.研究采煤,采油新技术,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
D.实现资源的“3R”利用观,即:减少资源消耗(Reduce)、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(Reuse)、资源的循环再生(Recycle)
2.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正确的是( )
A. 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“固硫”装置,主要是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
B. 新鲜蔬菜做熟后,所含维生素C不会有损失
C. 常温下铝遇浓硝酸钝化,可用铝罐车运输浓硝酸
D. “天宫一号”使用的碳纤维,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
3.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( )
①1L1.0mol/LFeCl3溶液全部水解制备氢氧化铁胶体,所得氢氧化铁胶粒数目为NA
②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:电离、电解、电泳
③盐一定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
④FeCl2、FeCl3、Fe(OH)3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
⑤常温下,1.7gNH3和3.65gHCl混合后,气体分子数为0.2NA
⑥将22.4L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,有2NA个电子转移
⑦CO2、NO2、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
⑧常温常压下,28gC2H4和C4H8的混合物中一定含有6NA个原子
A. 3个 B. 2个 C. 4个 D. 5个
4.某无色溶液能与Al反应生成H2,则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( )
A. SO42-、K+、Na+、CrO42- B. Mg2+、K+、HCO3-、Cl-
C. Ca2+ 、Fe2+、Cl-、NO3- D. Na+、K+、S2O32-、SO42-
5.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,下列叙述正确的是( )
A. 常温常压下,22.4L CO2的质量为44 g
B. 常温常压下,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 NA
C. 12.4 g 白磷(P4)中含有的磷原子数为0.4 NA
D. 0.1 mol·L-1稀硫酸100 mL中硫酸根个数为0.1 NA
6.向Na2CO3、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,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.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,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( )
A. a点对应的溶液中:Na+、OH-、SO42-、NO3-
B. b 点对应的溶液中:Al3+、Fe3+、MnO4-、Cl-
C. c点对应的溶液中:Na+、Ca2+、NO3-、Cl-
D. d 点对应的溶液中:F-、NO3-、Fe3+、Ag+
7.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( )
A. Cu溶于稀硝酸HNO3:Cu+2H++NO3-=Cu2++NO2↑+H2O
B. (NH4)2Fe(SO4)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制Fe(OH)2:Fe2++2OH-=Fe(OH)2↓
C. 用CH3COOH溶解CaCO3:CaCO3+2H+=Ca2++H2O+CO2↑
D.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(OH)3:CO2+AlO2-+2H2O=Al(OH)3↓+HCO3-
8.常温下,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:
①H++Z-+XO42-→X2++Z2+H2O(未配平) ②2M2++R22M3++2R- ③2
+Z2
R2+2
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A.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42->Z2>R2>M3+
B.Z2在③中发生氧化反应
C.R元素在反应②中被氧化,在③中被还原
D.常温下反应不可进行2M2++Z22M3++2Z-
9.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的相应实验,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( )
A. 用图甲所示装置分离乙醇和碘的混合液
B. 用图乙所示操作配制100 mL 0.1 mol·L-1硫酸溶液
C. 用图丙所示装置制备氨气
D. 用图丁所示装置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
10.下列对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( )
A. 先加入BaCl2溶液,产生白色沉淀,再加入HNO3溶液,白色沉淀不溶解,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42-
B. 加入氯化钠溶液,有白色沉淀产生,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,一定有Ag+
C. 加入盐酸,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,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-
D.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,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,观察到火焰呈黄色,则表明待测液中一定含有Na+而不含K+
11.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( )
A. 过量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:3Cl2+2Fe2++2Br-=4Cl-+2Fe3++2Br2
B.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Ba(OH)2溶液:Al3++2SO42-+2Ba2++4OH-=2BaSO4↓+ 2H2O+AlO2-
C. 硝酸银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: Ag++HCl=AgCl↓+H+
D. Ca(HCO3)2 溶液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:Ca2++HCO3-+OH-=CaCO3↓+2H2O
12.己知A、B、C、D之间的置换转化关系如图所示、A、D为单质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A. 若A为Fe,D为H2,则B一定为酸
B. 若A为金属单质,D为非金属单质,则D一定是H2
C. 若A为非金属单质,则D 不一定为非金属单质
D. 若A、D均为金属单质,金属的还原性A单质必强于D单质
13.下列物质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( )
①Si SiO2 H2SiO3 ②S SO2 H2SO4
③C CO Na2CO3 ④NaCl溶液 NaCl晶体 Na
⑤Na Na2O NaOH ⑥HCl(浓) Cl2 漂白粉
A. ①②③⑤ B. ②③④ C. ①④⑤⑥ D. ②④⑤⑥
14.下列有关实验事实以及相应结论叙述不正确的是( )
|
实 验 事 实 |
结 论 |
① |
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|
可证明SO2有漂白性 |
② |
浓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,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,用磨口玻璃瓶不能保存NaOH溶液 |
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|
③ |
取少量Na2SO3样品加入Ba(NO3)2溶液后,产生白色沉淀,滴加稀盐酸,沉淀不溶解 |
证明Na2SO3已氧化变质 |
④ |
某溶液只含一种溶质,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,向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,有白色沉淀生成 |
确定该溶液中存在CO32- |
⑤ |
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,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|
该溶液一定有NH4+ |
A. ①②④⑤ B. ①②③⑤ C. ①③④⑤ D. 全部
15.将气体a通入溶液b中,始终无明显变化的是( )
|
气体a |
溶液b |
A |
Cl2 |
NaBr |
B |
CO2 |
CaCl2 |
C |
SO2 |
Ba(NO3)2 |
D |
NO2 |
FeSO4 |
A. A B. B C. C D. D
16.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A. 由酸性溶液中MnO4-可以氧化Cl-,可知酸性溶液中MnO4-也能氧化Br—
B. 由反应SiO2+4HF =SiF4↑ +2H2O,可知SiO2是碱性氧化物
C. 由反应CuSO4+H2S =CuS↓+H2SO4,可知酸性H2S>H2S04
D. 由常温下金属钠、铝可溶于NaOH溶液,可知金属镁也能溶于NaOH溶液
二、非选择题(共52分)
17.(12分)Ⅰ.已知甲和乙为中学常见金属单质,丙和丁为常见气体单质,A~E为常见化合物;A为淡黄色固体,常温下B为液体,C的焰色反应为黄色。试回答下列问题:
(1)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、_____________;
(2)A+B → C+丙的化学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(3)D+C → B+E的离子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(4)1 mol甲和1 mol乙混合投入到足量的B中,在标准状况下,最多能产生________L丁气体。
Ⅱ.在标准状况下,取甲、乙、丙各30mL相同浓度的盐酸,然后分别慢慢加入组成相同的铝镁混合物,得下表中有关数据(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)。
实验序号 |
甲 |
乙 |
丙 |
混合物质量/mg |
255 |
385 |
459 |
气体体积/mL |
280 |
336 |
336 |
(1)甲组实验中,盐酸__________(填“过量”、“适量”或“不足”);
(2)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/L。
(3)混合物中Mg和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。
18.(10分)已知:通常状况下甲、乙、丙、丁为气体单质,A、B、C、D、E、F、G、H等为化合物,其中A、B、E、G均为气体,C为常见液体。反应①、②、③是工业制H的重要化工反应,反应④是重要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。有关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(反应条件均已略去)。请回答下列问题:
(1)甲的化学式为 ,H的化学式为 。
(2)B和E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,该反应具有实际意义,可消除E对环境的污染,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。
(3)在碱性溶液中由组成乙单质的元素与氯形成的一种氯化物M与NaClO2(亚氯酸钠)按物质的量之比1∶6恰好反应可生成化合物B和消毒剂ClO2气体,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。
(4)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。
(5)将Fe、FeO、Fe3O4的混合物二等份,其中一份加入1mol/L的A溶液100 mL,恰好使混合物全部溶解,且放出336mL(标况下)的气体,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,溶液不变红;另一份混合物加入1 mol/ L 的H溶液,也恰好使混合物全部溶解,且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,溶液也不变红,则所加入的H溶液的体积是
mL。
19.(10分)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Ba2+、Al3+、NH4+、Fe2+、Fe3+、CO32-、SO32-、SO42-、Cl-、NO3-中的一种或几种,取该溶液进行实验,实验内容如下:
根据以上信息,回答下列问题:
(1)溶液X中除H+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(2)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:
步骤①中生成A__________________;步骤②生成沉淀I__________________。
(3)假设测定A、F、I均为0.01 mol,10 mL X溶液中n(H+)=0.04 mol,若而沉淀C物质的量大于0.07 mol,溶液X中还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;怎样检验X溶液中的Fe2+
。
20.(10分)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如图所示,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。
请回答下列问题:
(1)如何检验装置A的气密性: 。(2)实验开始前先缓缓向装置中通入N2几分钟,为检验SO2与Na2O2的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,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X应为________,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。
(3)关闭弹簧夹1,打开弹簧夹2,残余气体进入装置E、F、G中,能说明I-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,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。
(4)为了验证装置E中SO2与FeCl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,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:取少量装置E中的溶液于试管中,向其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,产生白色沉淀,并由此判断SO2与FeCl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。上述方案是否合理?________(填“合理”或“不合理”),原因是_____________。
21.(10分)I.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,将30.0g合金放入80ml 13.5mol/L的浓硝酸中,待合金完全溶解后,收集到气体6.72L(标准状况下),并测得溶液中C(H+ )=1mol/L.(忽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的变化以及浓硝酸的挥发)。
试计算:(写出具体步骤;没有步骤不得分)
(1)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。
(2)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。
II.钢铁制品经常进行烤蓝处理,即在铁制品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Fe3O4。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烤蓝铁片,分别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:
①把一定量烤蓝铁片加工成均匀粉末;
②取m g该粉末,放入28.00 mL 1 mol·L-1的盐酸中,恰好完全反应,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34.4 mL,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,无明显现象。
完成下列各题:
(1)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00 mL,则溶液中c(Fe2+)=________mol·L-1。
(2)样品中n(Fe)∶n(Fe3O4)=__________。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